循化撒拉族自治县:70年辉煌巨变,奏响民族振兴的华彩乐章
元描述: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从贫困落后到民族振兴,创造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奇迹。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循化县70年来的发展历程,展现其经济腾飞、生态改善、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的壮丽画卷。
吸引人的段落:
70年前,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还是一个经济落后、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山区。如今,它已脱胎换骨,成为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,也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。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,从生态保护到文化繁荣,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循化县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蓬勃发展的活力,谱写了一曲民族振兴的华彩乐章。
循化的发展奇迹,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和支持,更离不开几代循化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。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克服了重重困难,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。
今天,循化县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以更加昂扬的姿态,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循化县的经验和做法,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,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。
经济腾飞:从“贫困县”到“致富县”
经济发展:昔日贫困,今日富强
循化县的经济发展历程,是一部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奋斗史。1954年,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40万元,人均GDP只有56元。经过70年的奋斗,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.91亿元,人均GDP达到30832元,分别是1954年的1704倍和550.6倍。
循化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?
- 基础设施建设:大循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,全县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%。夕昌水库、公伯峡南北灌渠、城乡电力通信扩容改造等项目相继落地,基础设施日臻完善。
- 城镇化建设:高品质住宅小区、美丽集镇、美丽乡村全面建成,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954年的0.5平方公里拓展到7.8平方公里,城镇化率达42.5%。
-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:基本形成了以特色农业、民族工业、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,发展后劲明显增强。
乡村振兴:从“贫困村”到“富裕村”
循化县曾经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,8142名贫困民众全部脱贫摘帽,6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,成为中国首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。
循化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?
- 精准扶贫见成效:累计投入资金15.9亿元,实施大规模、有组织的扶贫开发,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。
-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:认真落实有效衔接过渡期各项政策,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,脱贫成果有效巩固。
-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:2023年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31元,是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统计以来的92.7倍。
发展经验:循化的成功之道
循化县的经济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坚持党的领导: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,确保发展方向正确、目标一致。
- 发挥自身优势:充分利用资源优势,发展特色产业,打造经济增长点。
-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:完善基础设施,改善投资环境,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。
-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: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统筹发展与保护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生态改善:从“高原荒漠”到“生态绿洲”
生态保护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循化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,黄河贯穿全境。近年来,循化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,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循化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?
- 黄河生态保护:扎实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、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,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7.73%,黄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。
- 国土绿化:大力开展国土绿化,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,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6.28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%。
生态文明建设:以生态优先引领发展
循化县坚持以生态优先引领发展,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- 推动绿色发展: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推广清洁生产,减少污染排放。
- 加强生态修复:开展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,恢复生态系统功能。
- 倡导绿色生活:普及生态文明理念,引导群众树立绿色生活方式。
生态发展经验:循化的生态奇迹
循化的生态改善经验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加强顶层设计: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政策落地。
- 加大投入力度:增加资金投入,实施生态保护工程,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。
- 创新监管机制: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,加强执法监管,确保生态安全。
文化繁荣:从“民族文化宝库”到“文化旅游胜地”
文化传承:民族文化瑰宝
循化是撒拉族的发祥地,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。近年来,循化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,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循化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?
- 民族文化保护: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工作,建立了民族文化博物馆,传承和弘扬撒拉族文化。
- 文化产业发展:打造孟达天池、骆驼泉、红光村等5个国家级景区景点,举办中国·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大型文旅赛事,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。
文化交流:民族文化走向世界
循化县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,将民族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。
- 民族文化节: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节,展示撒拉族文化魅力。
- 文化交流活动:与其他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,促进民族文化融合。
文化发展经验:循化的文化魅力
循化的文化繁荣经验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重视民族文化保护:将民族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,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。
- 发展文化产业: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,推动文化产业发展。
- 加强文化交流: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,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和交流。
民族团结:从“和谐共处”到“共同发展”
民族团结: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
循化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,共同发展。
循化在民族团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?
- 民族团结进步: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、相互帮助,共同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- 民族共同发展:各民族共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,共享发展成果。
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:共建美好家园
循化县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循化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?
- 健全机制: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,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。
- 深化交流: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,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。
- 维护权益: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,维护民族团结稳定。
民族团结经验:循化的和谐之美
循化的民族团结经验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坚持党的领导: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过程,确保民族团结稳定。
- 加强宣传教育: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,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- 促进共同发展: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,共享发展成果,实现共同富裕。
常见问题解答
Q1:循化县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什么产业?
A1: 循化县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特色农业、民族工业和文化旅游三大产业。特色农业主要包括马铃薯、枸杞、藏香猪等特色农产品,民族工业以民族手工艺品、民族服装等为主,文化旅游以孟达天池、骆驼泉等国家级景区景点为核心。
Q2:循化县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?
A2: 循化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,采取了以下措施:一是加强黄河生态保护,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、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,提高水土保持率,改善黄河水质;二是开展国土绿化,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,提高森林覆盖率,改善空气质量;三是推动绿色发展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推广清洁生产,减少污染排放;四是加强生态修复,开展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,恢复生态系统功能;五是倡导绿色生活,普及生态文明理念,引导群众树立绿色生活方式。
Q3:循化县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?
A3: 循化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,采取了以下措施:一是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工作,建立了民族文化博物馆,传承和弘扬撒拉族文化;二是发展文化产业,打造孟达天池、骆驼泉、红光村等国家级景区景点,举办中国·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大型文旅赛事,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;三是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,将民族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,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节,展示撒拉族文化魅力,与其他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,促进民族文化融合。
Q4:循化县如何促进民族团结?
A4: 循化县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,采取了以下措施:一是健全机制,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,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;二是深化交流,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,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;三是维护权益,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,维护民族团结稳定。
Q5:循化县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
A5: 循化县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,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、文化事业高品质发展、民族团结进步高标准推进,努力建设经济繁荣、社会和谐、生态宜居、文化繁荣的幸福循化。
Q6:循化县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有什么启示?
A6: 循化县的成功经验表明,坚持党的领导,发挥自身优势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传承民族文化,促进民族团结,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。其他地区可以借鉴循化的经验,因地制宜,加快发展,实现共同富裕。
总结
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从贫困落后到民族振兴,创造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奇迹。循化县的发展经验,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,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。
未来,循化县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,乘着新时代的东风,以更加昂扬的姿态,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